自然科学网
注册|登录
19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发布日期:2017-08-29 17:52:33
    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Allvar Gullstrand,1862年6月5日-1930年7月28日),瑞典眼科医生,出生于兰斯克罗那(Landskronain),逝世于斯德哥尔摩。
    1862年6月5日,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生于瑞典的兰斯克鲁纳,父亲是名医生。幼年的古尔斯特兰德生性顽皮,好奇心极强。为了给他更好的教育,他们举家迁居到瑞典南部,在这里,古尔斯特兰德遇到了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这位老师教给他很多同龄孩子学不到的数学知识,比如大学课程中才讲授的微积分,这种超前教育使古尔斯特兰德受益匪浅。
    少年时的古尔斯特兰德曾对工程学十分感兴趣,但是父亲更希望他能够子承父业。为此父亲还特意安排儿子去自己的诊所做助手。
    1880年,古尔斯特兰德进入乌普萨拉大学医学系学习,之后又先后到维也纳、斯德哥尔摩进修和学习,专攻生理光学。
    1888年,古尔斯特兰德获得位于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的皇家卡罗林学院(Royal Caroline Institute)的医学学位。
    1889年,他获得博士学位,毕业论文写的是散光。散光是一种眼折光错误,患者的眼睛无法将平行的光线集中在视网膜的同一个焦点上。
    1890年,他关于散光问题研究的博士论文获得好评。此后,古尔斯特兰德曾在斯德哥尔摩眼科诊所任主管,并担任皇家卡罗琳医学院讲师。
    尽管日常工作非常忙碌,古尔斯特兰德依然热爱科学研究,他以眼的屈光问题为研究课题,凭借勤奋的钻研和高超的数学天赋,在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掌握了数学和几何学的知识,精确刻画了光线在眼中的屈光现象。
    1894年,在个人没有主动申请的情况下,他被同行推举,当选为乌普萨拉大学的首席眼科教授,主要研究眼睛的解剖、功能和疾病的学科。
    在乌普萨拉大学,他继续从事几何光学和生理光学领域的研究,而两类学科的知识完全是他自学获得的。在研究光学问题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观察人的眼睛,古尔斯特兰德发明和改进了一系列眼科仪器。
    1901年,为了观察眼睛成像的现象,他向德国著名的光学仪器制造商卡尔蔡公司定制了一种大型放大镜。虽然这种仪器在商业上并不成功,但他标志着吉尔斯特兰德与蔡公司良好合作的开始。
    蔡公司以生产显微镜而闻名于世,产品之一便是观察眼部结构的角膜显微镜。然而,这种显微镜的光线比较昏暗,不能满足需要。为此,1910年,古尔斯特兰德设计了一种新型眼科仪器。他令一束光由平整的狭缝射出,照射在眼球上,形成一个光的切面,清晰呈现眼部细微结构。在此基础上,检查者通过显微镜,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这就是裂隙灯。随着光源技术的改进,裂隙灯日臻完善,至1916年,蔡公司终于生产出了成熟的产品。裂隙灯或称狭缝灯可以把眼的前部结构高倍放大,便于医生检查,至今仍是眼科医生们检查的利器。
    此外,通过对目镜结构的研究,古尔斯特兰德扩展了德国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赫尔曼·路德维希·费迪南德·冯·赫尔姆霍茨(Hermann Ludwig Ferdinand von Helmholtz)的发现。赫尔姆霍茨在1851年发明了检眼镜。 检眼镜是一种用来观测眼睛内部或检查视网膜的仪器。古尔斯特兰德的研究使他得出一个结论:自动调节,即眼睛自行调整以适应不同距离特有的视像的功能是晶状体表面曲率的变化和眼内纤维重新调整的结果。
   1911年,古尔斯特兰德凭借“他对眼屈光学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眼屈光学是几何光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晶状体内图像的形成。古尔斯特兰德设计了一种大型固定式检眼镜(古尔斯特兰德检眼镜),不但使医生们检查眼病更加便利,同时也奠定了蔡公司眼底照相机的理论基础。
    古尔斯特兰德还发明了一种白内障手术后使用的非球面透镜。
    1914年,为了使古尔斯特兰德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乌普萨拉大学理事会和瑞典议会为他特批了一个专职的研究物理与生理学光学教席。
    由于古尔斯特兰德的贡献,在古尔斯特兰德获得诺贝尔奖的同一年——1911年成为瑞典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委员,并于1922年——1929年担任该委员会主席。但是在这期间,他却犯了一个被载入历史的错误——对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评审。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同年还提出了光量子的假说,解释了光电效应原理,轰动了物理学界,从1910年到1921年,数十名著名科学家屡次提名爱伊斯坦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候选人。然而,按照诺贝尔的遗愿,该奖应该授予那些被证实的理论,相对论并不完全满足这个要求,因此古尔斯特兰德曾多次拒绝爱因斯坦的提名。1921年,爱因斯坦再次被提名,古尔斯特兰德依然反对这个提名。然而,1921年刚刚加入的新评委,理论物理学家奥森竭力支持爱因斯坦。他打破评审僵局,给了光电效应很高的评价。这一成就虽然不及相对论,却也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它得到了实验的反复证实。经过委员会全员投票,爱因斯坦对光电效应的研究终于获得了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客观的讲,古尔斯特兰德只是站在科学的角度反对爱因斯坦的,并没有实质性的错误。
    1930年7月28日,古尔斯特兰德因脑卒中逝世于斯德哥尔摩。

阿尔瓦·古尔斯特兰德年表

    1862年6月5日生于瑞典朗茨克鲁纳。
    1880年-1884年就读于乌普萨拉大学医学院。
    1884年-1888年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到奥地利的维也纳、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深造。专攻生理光学
    1888年在斯德哥尔摩考试合格,取得眼科行医执照,回到其父的诊所里工作。
    1890年获博士学位。
    1891年,被任命为卡罗琳医学院的眼科讲师。
    1892年升任斯德哥尔摩眼科诊所所长。
    1894年,乌普萨拉大学任命他为眼科主任教授。
    1896年-1908年,12年中他发表了大量论文。
    1911年又获都拍林等大学的荣誉学位。
    1914年成为乌普萨拉大学物理光学和生理光学的专职研究教授。
    1911年-1929年任瑞典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委员会的委员职务。
    1922年-1929年间还担任了该委员会的主席。
    1927年,成为乌普萨拉大学的名誉退职教授。
    1930年7月28日逝世于斯德哥尔摩。

自然科学网| 网址:http://www.zrkxw.com |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6005447
联系电话:15813899709 | Email:xl2008-001@163.com | QQ:32255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