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网
注册|登录
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发布日期:2017-08-03 23:36:41
    罗伯特·科赫(1843年——1910年),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世界病原细菌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罗伯特·科赫于1843年12月11日生于德国克劳斯塔尔。他自幼就表现出了超人的智慧,5岁时就能在报纸的帮助下自己读书。高中是科赫就表现出了对生物的浓烈兴趣。
    1862年,科赫考入格丁根大学学医,1866年毕业并获取医学博士学位。之后,赴柏林进行了6个月的化学研究,在这期间曾受到Virehow的影响。
    1867年科赫在汉堡作了一段时间的住院医师,然后先在Langenhagen开业,不久之后,与1869年到Posen省的Packwitz开业,并通过了这里的地区医官考试。
    1870年,婚后的科赫到东普鲁士的一个小乡村奥尔施泰因当外科医生,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简陋的实验室,并在这里从事了多年的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缺乏实验设备,也没有图书馆,更无法与其他科研人员相接触。除了妻子送给自己的一台显微镜外,一切都要自己解决。就这样,科赫孤独的从事着炭蛆病的研究工作。
    1876年,他来到不累劳斯,用3天的时间以公开表演实验的方式向世人证明炭蛆杆菌是炭蛆病的病因,并报告了炭蛆杆菌的生活史是杆菌——芽孢——杆菌的循环,芽孢可以放置较长的时间而不死。他认为每种病都有一定的病原菌,纠正了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的所有细菌都是一个种的观念,从而兴起了疾病生源的研究。
    1880年科赫应邀赴柏林工作,在德国卫生署任职。在这里他拥有了良好的实验室和助手。
    1881年他创立了固体培养基划线分离纯种法。应用这种方法,主要的传染病病源菌被相续发现。此后他转向结核病病原菌的研究。他改进了染色方法,发现了当时未能得到的纯种结核杆菌。为了大量培养出纯种的结核菌,他又改用在凝固的血清上接种培养,并将培养出的纯种结核菌制成悬液,通过注射豚鼠的腹腔实验,4——6周后豚鼠即死于结核病。他用实验证明结核菌不论来自猴、牛或人均有相同的症状。并进而阐明了结核病的传染途径。
    1882年3月24日科赫在德国柏林生理学会上宣布了他的发现。同年出版了有关结核杆菌的经典著作。
    1883年科赫被任命为德国霍乱委员会主席并被派往埃及调查那里的霍乱爆发流行情况。在这期间,他和同事们一起发现了霍乱病原菌是形如逗号的霍乱狐菌,并发现可以经水,事物、衣服等途径传播。他根据对霍乱弧菌的生理学知识以及传播方式的了解,提出了控制霍乱流行的法则,这些法则于1893年被各大批准并形成至今沿用的控制霍乱方法的基础。科赫因对霍乱研究作出的贡献而获得10万德国马克奖金,他的这项研究工作也对保护饮水规划有重大影响。同时他还发现了阿米巴痢疾和两种结膜炎的病原体。1890年他提出用结核菌素治疗结核病。1891年——1899年,他还在埃及、印度、等地研究了鼠疫、疟疾、回归热、锥虫病和非洲海岸病等等。
    1905年科赫发布了控制结核病的论文,并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10年5月27日,科赫因心脏病在德国巴登逝世,终年67岁。
自然科学网| 网址:http://www.zrkxw.com |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6005447
联系电话:15813899709 | Email:xl2008-001@163.com | QQ:32255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