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年 —— 公元前545年)
阿那克西曼德是帕西亚德斯之子,也是泰勒斯的学生。大约与公元前610年出生于米利都。并与545年于米利都逝世。
传说他擅长表演,服装与言谈都特别具有戏剧性。曾率领使节团到斯巴达,在那里对斯巴达人展示两项他的伟大发明——日晷与世界地图。 虽然阿那克西曼德不是日晷最初的发明人,但他却是希腊第一个使用日晷的人。在这里展示的世界地图使他成为希腊第一个绘制地图的人。
他还曾在黑海附近的阿波罗尼亚建立一个新的米利都殖民地,并担任过那里的领袖。
他是第一位以散文写下观念的哲学家,而不是像荷马(Homer)或赫西奥德(Hesiod)使用诗歌形式。由于他的时代距离我们已经久远,留下的历史记录多不可考,他的论述只有一个神秘的句子流传至今:“万物诞生之源亦为其结束之因,在相遇时,它们为先后对彼此之不公,互相赔偿赎罪。”
阿那克西曼德在哲学史上首次提出使用“本原”的哲学概念
阿那克西曼德和他的老师泰勒斯一样,都认为万物都出自与一种简单的“元质”。但他不认为这种元质就是泰勒斯所认为的“水”。他有一种论据来证明这种元质不是水,或任何别的已知元素。因为如果其中的一种是始基,那么它就会征服其他的原素,他认为元质在这场宇宙斗争中必须是中立的。亚里士多德记载了他曾经说过的话,这些已知的原素是彼此对立的。气是冷的,水是潮的,而火是热的。“因此,如果它们任何一种是元质的,那末这时候其余的便不能存在了。”
他想象可能有一种比水更稀薄、更具有适应性的东西作为物质的“本原”。他认为物质的“本原”是不定的或无限制的实在,而且“它包围着一切世界”——因为他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许多世界中的一个。他叫这样的东西做“阿派朗”(无限定,即无固定限界、形式和性质的物质)。“阿派朗”在运动中分裂出冷和热、干和湿等对立面,从而产生万物。世界从它产生,又复归于它。因而它体现了一切现象的最初的统一。阿那克西曼德的这种说法,显然只是一种猜测和想象,但却是最早试图用物质本身来说明宇宙起源和状况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论。
从哲学上说,“阿派朗”是个比较一般的物质概念,这一概念的产生表明了人们认识的深化。但这一思想比泰勒斯更具体地说明了一和多的辩证关系,对以后辩证法思想的发展起着有利影响。
阿那克西曼德还第一次提出了必然性的思想。他把必然性称作“命运”。并且他已经了解并能运用科学的基础假设之一:“在地球上发生的过程必然也会在宇宙各地发生。”
阿那克西曼德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演化论的人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最原始的动物是从海里的泥变化而出的,人是从一种鱼类演化而来的。
他认为最早的生命形态是在原始的温暖与潮湿的互动下自发产生的,第一批生物在类似树皮的外壳保护下,栖息于海底。干地出现后,有些生物面临必须适应新环境的问题。
阿那克西曼德再度证明他能跳脱人类中心说的限制,自由地思考。人类跟其他所有的陆地动物一样,也是自水中生物演化而来的,只有一点不同:由于婴儿出生时非常无助,因此阿那克西曼德推测,他们在有能力于陆地生存前,必然是由其他种类的海洋生物养育。
阿那克西曼德显然并未建立成熟的演化理论,所以无法解释所有生物的传承。不过,阿那克西曼德至少隐约察觉出演化的概念。在距阿那克西曼德150年后,柏拉图在论述演化时,选择相信毕达哥拉斯率先提出的灵魂轮回说。柏拉图将这概念转变成一种逆向演化,表示邪恶或愚笨的人会转世成为动物或女人。当柏拉图说“栖息在水中的第四类动物,来自最愚蠢无知的人”时,我们不难猜到他是在指谁。
阿拉克西曼德在天文学上的贡献
阿拉克西曼德对科学的最重要贡献是在天文学方面,他认识到天体环绕北极星运转,所以他将天空绘成一完整球体,而不是仅仅在大地上方的一个半球拱形。从此,球体的概念首次进入天文学领域,这最终导致托勒密所画的复杂的(但有错误)宇宙图。
所以有人认为他是天文学的奠基人。
阿那克西曼德是第一个提出地表是曲面的人。
阿那克西曼德根据在不同的地点观察同一颗星球的视角不同这一点而提出地表是弯曲观点,从而把大地看作是一个南北弯曲的圆柱形。并据此绘制出了他的全球地图。
阿那克西曼德的宇宙学理念就跟他绘制的地图一样,从现代的眼光看来或许可笑,不过他将宇宙设想为一个可理解的整体,并且强调它的起源、发展、可观测现象,以及命运,都可以解释为基本通用的定律之间“按时间秩序”不断进行的交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