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网
注册|登录
老年人营养
发布日期:2018-08-25 12:13:19
    人类的生命过程中,40岁以前是发育、成熟时期,身体和精力都日益旺盛;40—50岁身体的形象与功能逐渐老化;60岁以后衰老现象更为明显,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以及精神状态都急剧改变。
    根据WHO对年龄的划分,小于44岁为青年,44岁至59岁为中年,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人,大于75岁为老年人,大于九十岁为长寿老年人。我国习惯认为60岁以上为老年人。世界普遍认为60岁以上人口占到10%或65岁以上占7%为老年型社会。按2002年的统计,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已占总人口的10%以上,可以认为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
    人们很关注加强老年保健、延缓老年进程和防止各种老年常见病,老年营养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而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紊乱则可能加快衰老的速度。

    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⑴细胞数量下降,主要表现为肌肉组织的重量减少,出现肌肉萎缩。脂肪组织相对增加。
    ⑵身体水分减少,细胞内液减少,影响体温调节,降低老年人对环境温度改变的适应能力。
    ⑶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均减少,骨密度降低,股强度下降。据报道,30—35岁骨密度到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70岁是可减低20%—30%。妇女绝经后,骨质很快减低,10年内骨密度可减少10%—15%,易出现骨质酥松症,可能导致骨折。
    ⑷基础代谢降低,基础代谢大约比中年人降低15%—20%,60岁时比青少年减低20%,70岁时减少30%。
    ⑸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高,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失去平衡。
    ⑹牙齿脱落而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消化液、消化酶及胃酸分泌减少,胃肠扩张和蠕动能力减弱,易发生便秘,感觉功能减退,对味、嗅、视觉等感觉都减退,食欲减退。
    ⑺心率减慢心脏搏出量减少,血管逐渐硬化,血管壁的弹性减低,造成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高血压病患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⑻脑、肾和肝脏功能及代谢能力均随年龄增加而有不同程度地降低。
    ⑼葡萄糖耐量随着年龄的增高而下降。胰岛素分泌能力减弱,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能力降低。、

    二、老年人的营养需要
    1.能量
    老年人基础代谢降低,体力活动减少,能量摄入量也相应减少。50岁以后比青年人减少10%,60岁以后减少20%,70岁以后减少30%,每日热能摄入1600—2000kcal即可满足机体需要。平时有体力劳动或者参加体育运动的应该适当增加能量的摄入量。
    2.蛋白质
    老年人的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差,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能力减弱,蛋白质的实质摄入量是不足的。老年人摄取的蛋白质应该满足优质足量,其每日摄入量以1.0—1.2g/kg,占总热量的12%—14%为宜。老年人肝肾功能降低,过多的蛋白可能增加肝肾的负担,故无必要摄入过多蛋白质。应该选择生物利用率高的优质蛋白质,每日需要蛋、奶、于、肉等动物性食物。鱼类是老年人动物性蛋白质的最好来源之一,氨基酸模式较好,生物学价值高,营养全面。大豆及其制品也是老年人最佳的选择之一,大豆类及其制品品种很多,可选择性很大,也比较容易消化。
    3.脂类
    脂肪在全日总能量中的百分比宜为20%—30%,即脂肪供能约450kcal。我国人民习惯使用植物油作为烹调油,必需脂肪酸可以从中达到要求。饱和脂肪酸不宜多于总能量的10%。动物的瘦肉中也含有脂肪,老年人要控制食用畜肉。植物油中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鱼类,尤以海洋鱼类含有多种脂类,适用于老龄人的脂肪需要,同时也可以提供优良的蛋白质。老年人每日食物中的胆固醇含量不宜多于300mg。要控制含胆固醇多的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动物脂肪、鱼卵、奶油等。
    4.碳水化合物
    老年人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占膳食总量的50%—60%。建议以淀粉类为主食,多选择粗杂粮,不宜食用蔗糖等简单的糖类。果糖易被利用,但是果糖转变为脂肪的能力小于葡萄糖,故老年人宜多吃水果、蜂蜜等果糖较多的食品。老年人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利于增强肠道蠕动,防止便秘。
    5.矿物质
    ⑴钙。老年人对钙的吸收利用率一般在20%左右,钙摄入不足是老年人出现钙的负平衡,以致发生骨质疏松症,尤其是老年女性钙的推荐摄入量为800—1000mg/天。钙的补充不宜过多,没惹摄入钙的总量不应该超过2g。应以食物钙为主,牛奶及奶制品是最好的钙来源,其次为大豆及豆制品、海带、虾皮等。草酸影响钙的吸收,含草酸较高的食物不宜多食用。
    ⑵铁。老年人对铁的吸收利用能力下降,造血功能减退,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易出现缺铁性贫血。铁的推荐摄入量为12mg/天。血红素铁吸收率在20%左右,大大高于植物中铁的吸收率,应选择血红素铁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同时还应多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利于铁的吸收。
    ⑶维生素
    ①维生素A。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为800微克RE每天。胡萝卜素是我国居民膳食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应注意多食用红、黄、绿色蔬菜和水果。
    ②维生素D。老年人户外活动减少,由皮肤形成的维生素D量降低,而且肝肾转化为活性1,25-(OH)2维生素的能力下降,以出现维生素D缺乏而影响钙、磷吸收及骨骼矿化,出现骨质酥松症。老年人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10微克每天。
    ③维生素E。每日膳食维生素的推荐摄入量为30mg每天,但不应超过300mg每天。每摄入1g多饱和脂肪酸应摄入0.6mg的维生素E。
    ④维生素B1.老年人对维生素不的利用率降低,因此摄入量应达到1.3mg每天。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有肉类、豆类及各种粗粮。
    ⑤维生素B2。维生素B2 的推荐摄入量与维生素B1的相同,为1.3mg每天
    ⑥维生素C。维生素C可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保持毛细血管的弹性,减少脆性,防止老年血管硬化,并可降低胆固醇,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因此老年人应摄入充足的维生素C,其摄入量为130mg每天。

    三、老年人的膳食
    ⑴饮食多样化。食物要粗细搭配,摄入一定的粗粮、杂粮,比精良含跟更多的为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吃多种多样的食物才能利用食物营养素互补的作用,达到全面营养的目的。
    ⑵老年人胃肠功能减退,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以利于吸收利用。不要因为牙齿不好而减少或拒绝食用蔬菜和水果,可以将蔬菜切细、煮软以及将水果切细,使之容易咀嚼和消化。膳食纤维能增加肠蠕动,起到预防老年性便秘的作用。膳食纤维还能改善肠道菌落,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吸收。
    ⑶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拉人基础代谢下降,容易发生超重或肥胖。肥胖将会增加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可能,老年人要积极参加适宜的体力活动或运动,可以改善其各种生理功能
    ⑷每天饮用牛奶或食用奶制品。牛奶及其制品是钙的最好食物来源,摄入充足的奶类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虽然豆浆在植物中含钙量较多,但远不及牛奶,因此不能以豆浆代替牛奶。
    ⑸吃大豆或其制品。大豆不但含蛋白质丰富,对老年妇女尤其重要的是其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可抑制体内脂肪过氧化,减少骨丢失,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
    ⑹适量食用动物性食品。禽肉和鱼类脂肪含量较低,较易消化,适于老年人食用。
    ⑺饮食宜清淡、少盐。选择油少的烹调方式如蒸、煮、炖,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导致肥胖。少用各种含钠高的酱料,避免过多的纳摄入引起高血压。
自然科学网| 网址:http://www.zrkxw.com |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16005447
联系电话:15813899709 | Email:xl2008-001@163.com | QQ:3225521527